深圳這座房子有兩條中軸線!不為“風水”,真正的原因讓人驚呆瞭…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邊上畫瞭一個圈……
因為這首歌,
你以為深圳真的是從小漁村
神話般興起的一座不夜城?
不,你該去看看深圳那些
散落在坪山坑梓、龍崗、寶安的客傢圍屋。
這些圍屋會用兩三百的歷史告訴你,深圳不是一座隻有三十多年的經濟特區發展史的年輕移民城市(據考古發現,深圳的人類活動歷可追溯到6700年前)。
現存圍屋大多整體保存完整,恢弘大氣,堪稱精美,以至於考古鑒定專傢彭全民用“北京有皇帝故宮,深圳有黃氏客傢圍”來評價之。然而,圍屋中也有部分已經雜草叢生、閑置破敗,隨時有坍塌的可能。
面對深圳客傢圍屋的現狀,深圳商報·讀創新聞app與一批文化學者、建築設計師、民俗學傢等曾向社會發出保護的呼聲。這些呼聲在年輕人中得到瞭積極響應。8月12日,一批年輕人以“設計與生活”城市小旅活動完成集結,帶上草帽浩浩蕩蕩到坑梓圍屋去串門。這些年輕人中,大多為90後,他們當中有建築師、插畫師、攝影師、白領、教師,還有在讀大學生、外國人等。他們要用“新移民”的身份追尋深圳的歷史文化之根,去參與遺產資源保護的討論。
客傢圍屋裡的傳說
深圳在建立特區前56%人口為客傢人,有幾個姓氏:龍崗羅、坪地蕭、觀瀾陳、坪山曾、坑梓黃。而坑梓黃,是其中的大姓,一度發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康熙30年,坑梓黃氏祖先自惠東遷移至此。沿著阿婆叫瀝和大瀝兩條河流,分佈著黃氏兩百年間所建造的許多圍屋,其中包括16座大型客傢圍屋,62處文物單位,這些圍屋它們在無聲之間記載瞭坑梓黃數代人的發展史。
本次參觀的圍屋分別為黃氏在不同時期建立的青排世居、長隆世居、廻龍世居和龍田世居。主辦方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協同深圳市土木再生城鄉營造研究所,請到瞭深圳客傢文化研究專傢張衛東、劉麗川伉儷學者及圍屋後人講解圍屋歷史。兩位學者是最早一批研究深圳客傢歷史文化的學者,至今已有二十餘年。
一座有兩條“中軸線”的圍屋
一行人先到達青排世居,它由坑梓黃氏六祖奇義公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占地面積為8086平方米,是當天走訪的最大一座圍屋。它的形制很特別,和其他一般圍屋一條中軸線的情況不同,它獨具有兩條中軸線,顯得非常有意思。
學者張衛東現場介紹說,這和奇義公有兩房妻室有關。其實在坑梓娶幾個老婆的情況很常見,那為什麼青排的小老婆這麼厲害呢?張衛東娓娓道來:“小老婆據說是丫鬟扶正,並且在傢庭地位上和大房平起平坐,並爭取到一條中軸線。”
有趣的圍屋軼事
其實客傢圍堡還有許多傳說軼事。這些掌門人總能如數傢珍:五世祖廷元公在到達金沙這一地方時,這一帶的地塊都被其他姓氏占據瞭,廷元公憑借著聰明才智一點點把地都買回來,建成長隆世居。六世祖奇緯公為建立龍田世居,賣瞭在香港半條街的物業。
而將每個世居世祖的故事串聯起來,將是一本豐厚的坑梓客傢傢族發展史。
張衛東指著圍屋門邊上的楹聯現場介紹,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二十四孝之一的黃香都是坑梓黃的先人。圍屋的正門以及祠堂門口往往貼有楹聯,如果你想瞭解客傢人的歷史,這些楹聯是不錯的切入口。
不復原貌的舊日輝煌
記者隨後走訪瞭坑梓黃在不同時期建起的長隆世居、廻龍世居、龍田世居,幾個世居相距並不太遠,各有特色。其中龍田世居以高大宏偉、英姿逼人的氣勢給記者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劉麗川現場介紹,龍田世居建於清朝道光十七年,占地5000平方米,三合土夯實而成。和其他世居半月池在前不同,它三面環水形成護城河。從遠處看,龍田世居半圓形的河岸與外墻就像一隻千年老龜背蟄伏其上,這在各地圍屋中相當少見。龍田世居在當時可謂“豪宅”,形制高大,龍廳和望樓有四層之高,給人不可高攀之感。
龍田世居內有雕梁畫棟,外有石磚累砌而成的菱形屋簷,四個方位建有具備軍事功能的角樓。角樓兩側為鑊耳形風火山墻,山墻頂端有形似叉子的避雷針裝置。此外,圍屋四周的上方有走馬廊,遇到外來侵犯者,可以立刻“調兵遣將”。後方一排房子,居中位置是龍田世居的私塾,可見客傢人對文教之重視。整個世居坐北向南位於花園中間,前有寬敞的禾坪及與圍河相通的池塘。在花園中信步緩行,兩百年的歷史幻化成斑駁樹影。清風徐來,令人迷醉。
其實客傢圍屋遠遠不隻這幾座,近三百年來在深圳東部土地上湧現的數以百計的方形客傢圍堡,足以雄冠閩粵贛客傢地區。如今,從這些不復原貌的世居裡,仍讓人可窺舊日的輝煌。
劉麗川、張衛東把深圳客傢稱為濱海客傢。他們在繼承和發揚客傢人重視耕讀文化基礎上,亦相當重視和發展本地商業,可謂“士農工商”並舉。同時,他們淡泊神靈,不拘舊禮,移風易俗,最終完成傢族日益雄厚的經濟基礎。這被兩位學者稱之為濱海客傢的文化特色。深圳客傢圍屋,承載瞭深圳一段珍貴的古代移民歷史。張衛東指出,深圳客傢文化在今日深圳文化發展戰略中有重要地位和價值,可以幫助重構深圳近代史,培養深圳人培育成具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新人。
圍屋修繕工作刻不容緩
即便大多數圍屋恢弘大氣、精美絕倫、保存完整,但由於歷史久遠,一部分圍屋局部失修,面臨隨時倒塌的可能,另外也普遍存在閑置破敗的現象。
一位細心的“草帽俠”在龍田世居的祠堂看到,祠堂正中的桌子底下有一條被洪水浸泡的“水位線”,約10公分高。掌門人解釋,不遠處的深汕高速在修建時,破壞瞭圍屋地下的排水道,導致下雨時雨水倒灌無法排泄。
記者在多個圍屋看到,地面大多青草叢生,門框損毀,幾處屋簷存在嚴重倒塌的現象。廻龍世居掌門人告訴記者,屋簷的維修牽一發動全身,可能全片圍屋都需要一起修繕,但是修繕經費相當高,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支持。
與依靠政府力量相比,坑梓黃氏後人“坑梓黃先生”對記者說到,族人自行籌資也可以實現修復。他參與瞭自傢世居的重修工作,全部花費不到100萬,這個數字對於傢族人眾的黃氏不成太大問題。值得一提的是,62處文物單位中僅3處為定級保護單位,其他均為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其修復工作的合法性問題至今仍存在爭議,對於如何修繕也缺乏相關依據。
事實上,圍屋保護始終存在原住民個人宅基地城市化後的產權歸屬問題。活動協辦方深圳市土木再生城鄉營造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凌雲表示,現有的《文物保護法》雖然對定級文物的修繕保護有詳細闡述,但對於更大范圍的“未定級”文物的修繕方式方法沒有詳細流程規范,隻表述為鼓勵原住民自行維修。而原住民自行修繕和城市規劃和管理辦法存在一定矛盾,或造成文保部門批文同意維修,土地執法部門當做違建進行查違,並索要土地產權證明的事情發生。
年輕人參與圍屋保護討論
活動結束之後,串門的年輕人紛紛對於圍屋的現狀和保護發表看法,他們將持續參與遺產資源、城市文化的討論。活動主辦方還舉行瞭“坪山圍屋文創藝術大賽”,這些年輕人的手繪、攝影等獲獎的文創作品將進行義賣,所得將作為公益基金用於深圳客傢圍屋的保護工作。
90後策劃師劉倩聞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都說深圳是文化沙漠,是南方小漁村因為政策問題走到瞭世界前。這次圍屋之旅,打破瞭從前的認知。研究深圳歷史,從客傢圍屋開始,結合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跡,是個很好的入口。”
“看到雄偉的客傢圍屋依然屹立在這片土地上,深感客傢人紮根深圳的不易。深圳客傢文化作為本地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應該得到保護和傳承。”在讀大學生黃嘉俊建議,在“活化”方面,可否可以參考開平市的倉東村,改造成為僑鄉鄉村文化的展示基地,或將歷史文物價值不高但損壞嚴重的圍屋改造成精品民宿等。
同為90後的策劃師黎其鳳對記者表示:“圍屋閑置頹敗,非常可惜,最好的保護就是將其使用起來,可以效仿臺灣松山文創區或華僑城等,建立成深圳本土文化的文創區,不僅提供新的活動展演場所,還能讓民眾放松舒壓、體驗慢活——這是在高速發展的深圳很需要的。”
張衛東在現場提出,將客傢圍屋改造成老年療養院的方案。如果這個項目能夠落地執行的話,為深圳發展奮鬥瞭一輩子的老人們可以在深圳的百年老屋裡快樂安康地生活,或也可吸引東南亞及南美洲的海外華僑尋根歸來療養,成為深圳城市形象的樣板工程。
“日久他鄉成故鄉。”這些年輕人們獻言獻策,在圍屋保護話題的討論、踐行中,逐漸提升瞭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
“我們都希望故鄉多一些美好的東西。他日別人再說起深圳,不止有飛速發展的一夜城傳說,更有‘仁義禮智、士農工商’的悠久文化,挺直腰板,站穩腳跟。”一位年輕人對記者如是說。
來源 讀創APP
讀創記者 劉娥 文/圖
編輯 陳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圳商報”】
特朗普上任兩周簽8條行政命令
號外號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強,買不瞭吃虧,買不瞭上當,是XX你就堅持60秒!
B772ACB45FCDA355
留言列表